【記者林明佑/台中報導】臺美即將展開關稅協商,中華民國全國總工會出席立法院公聽會時直指,政府談判過程資訊不透明,企業經營受挫、勞工首當其衝,要求建立「勞資政三方協作平台」,並納入工會參與決策,強化就業與產業轉型機制。
![]() |
▲全總批關稅協商黑箱,籲建立三方平台保就業。(全國總工會提供) |
全總秘書長温宗諭表示,近期訪談中部工具機、水五金、模具等產業,發現企業面臨匯率與關稅雙重壓力,不少廠商出現訂單下滑、減班休息、甚至被併購。他說到「當國產品牌價格快跟日本一樣時,誰還買台灣貨?」
温宗諭指出,台灣出口對手包括中、韓、日與東南亞,若我方關稅不具競爭力,企業將進一步外移,勞工工作不保。雖關稅由買方承擔,但國際市場比的是價格與速度,政府不能坐視不管。
全總批評,經貿談判至今缺乏公開討論與社會參與,應依《條約締結法》啟動國會報告與諮詢程序,並建立「事前報告、事中諮詢、事後審議」三階段監督制度,讓民間團體參與監督。
針對產業對策,全總建議設立「就業與產業轉型三方平台」,由政府、企業與工會共同掌握產業變動,推動再培訓與就業媒合;同時推動「無裁員條款」換取政府補貼,並將「勞動條件影響評估」納入未來經貿協議,避免政策風險由勞工承擔。
全總也指出,現行「僱用安定措施」適用產業過窄,應納入資通訊、電子零組件與中小外銷業,提升政策應變能力。
在農業部分,全總呼籲不得以農民與消費者健康作為談判籌碼,應維持進口食安標準、加強溯源制度,並擴大公部門採購國產農產品,穩定農民收益。
全總強調,自由貿易不該建立在犧牲勞工與農民權益之上,政府應拋棄密室談判思維,廣納多元意見,才能打造公平、韌性與永續的經貿政策。
社群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