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明佑/台中報導】58歲的蕭小姐腰背酸痛並出現血尿,隨即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郭慧亮主任門診尋求診療,運用中醫大附醫「智形檢」,AI預測分析病人尿沉渣圖片,10分鐘後精準抓出「慢性腎絲球腎炎」,並進行常規「腎臟穿刺檢查」,送病理檢驗再分析,經郭慧亮主任診斷,蕭小姐確診慢性腎絲球腎炎,後續接受治療,狀況好轉。

▲腎臟科郭慧亮主任表示,中醫大附醫運用入「智形檢」,分析病人尿沉渣圖片,10分鐘後,AI預測蕭小姐罹患了慢性腎絲球腎炎。(中醫大附醫提供)
▲腎臟科郭慧亮主任表示,中醫大附醫運用入「智形檢」,分析病人尿沉渣圖片,10分鐘後,AI預測蕭小姐罹患了慢性腎絲球腎炎。(中醫大附醫提供)

郭慧亮表示,慢性腎絲球腎炎是由免疫反應所引起的疾病,可能是由抗原與抗體形成免疫複合體後逐漸沉澱在腎絲球內,或抗體直接作用在腎絲球細胞抗原上與免疫相關蛋白質產生活化,造成大量吞噬性白血球進入腎絲球,釋放各種發炎反應的相關物質,誘發一連串連鎖免疫反應,造成腎絲球持續發炎1~2年以上。

▲顯微血尿在肉眼下,尿液顏色不變。若出現大量血尿,代表腎絲球發炎比較嚴重。(中醫大附醫提供)
▲顯微血尿在肉眼下,尿液顏色不變。若出現大量血尿,代表腎絲球發炎比較嚴重。(中醫大附醫提供)

郭慧亮指出,當發炎無法被控制時,可能會導致慢性腎衰竭,進而演變成末期腎臟病或尿毒症。衛福部統計,台灣洗腎人口達9萬多人,洗腎率高居世界第一。提醒腎臟相關的疾病若未得到適當治療,腎功能會持續下降,引發尿毒症,患者還會有噁心、嘔吐、貧血、食慾不振、呼吸困難和疲勞等症狀,嚴重時甚至需要透析治療,也就是洗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郭慧亮主任呼籲,慢性腎絲球腎炎目前是台灣目前末期腎臟病致病因素的第2名,已是不可輕忽的一種慢性病。倘若解便時,有疼痛感、尿量減少、出現異常顏色、混濁,應盡速就醫治療。(中醫大附醫提供)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郭慧亮主任呼籲,慢性腎絲球腎炎目前是台灣目前末期腎臟病致病因素的第2名,已是不可輕忽的一種慢性病。倘若解便時,有疼痛感、尿量減少、出現異常顏色、混濁,應盡速就醫治療。(中醫大附醫提供)

檢驗醫學中心薛博仁院長進一步分析說,尿沉渣檢查主要應用於檢測和評估腎臟及泌尿系統的健康狀態,以及診斷和監測與腎臟相關的疾病。傳統尿沉渣檢驗報告結果僅有六項分類(紅血球、白血球、鱗狀上皮細胞、圓柱體、結晶體、細菌),若需增加細菌培養及病理診斷可能需等候一週時間。

薛博仁指出,針對較具病理意義的沉渣結果很難由自動化儀器判讀,此時需耗費大量人力及時間,且存在個人化的主觀判讀差異以及遺漏異常細胞等限制;為了克服這些問題,中醫大附醫檢驗醫學中心與人工智慧中心合作開發「智形檢」,導入AI輔助辨識尿沉渣,可快速提供至少21項的完整報告,其中,包括最難以辨識的變形紅血球、尿路上皮細胞、腎小管上皮細胞、陰道滴蟲、癌細胞等5項,大幅輔助醫師提早發現泌尿系統的損傷和異常。

郭慧亮呼籲,慢性腎絲球腎炎是台灣目前末期腎臟病致病因素的第2名,已是不可輕忽的一種慢性病。倘若解便時,有疼痛感、尿量減少、出現異常顏色、混濁,應盡速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