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明佑/台中報導】37歲的黃小姐手腳關節腫又紅痛長達近20年,因家族有痛風病史,21歲時於求診外院,醫師也診斷為痛風,因此開始以飲食控制及藥物治療,但仍未見改善。直到23歲時至風濕免疫科權威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蔡嘉哲教授門診就醫,經anti-BR1抗體檢測,確定類風濕性關節炎後,積極藥物治療,病情受到控制,恢復正常生活,目前持續治療中。

▲病人37歲黃小姐(右)從18歲開始發病,因外院誤診為痛風,直至23歲求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權威醫師、蔡嘉哲教授(左),才找出病灶並改善相關症狀。(圖/記者林明佑翻攝)
▲病人37歲黃小姐(右)從18歲開始發病,因外院誤診為痛風,直至23歲求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權威醫師、蔡嘉哲教授(左),才找出病灶並改善相關症狀。(圖/記者林明佑翻攝)

黃小姐初步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但透過檢測類風濕性因子(RF)及抗環瓜氨酸抗體(ACPA)皆為陰性,導致無法明確診斷。有鑑於此,蔡嘉哲醫師團隊開始研究新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檢查,簡稱「BR1抗體檢測」,此項研發成果也榮獲2022年未來科技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蔡嘉哲表示,類風濕關節炎與牙周病具密切關係,研發團隊找到「anti-BR1抗體檢測」,用來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圖/記者林明佑翻攝)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蔡嘉哲表示,類風濕關節炎與牙周病具密切關係,研發團隊找到「anti-BR1抗體檢測」,用來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圖/記者林明佑翻攝)

蔡嘉哲表示,關節炎為一個常見且非單一的疾病,因常常伴隨多種形態,病人常會在關節處感受到疼痛、腫脹及僵硬,且疾病發生率多為40歲左右的女性。關節炎在美國及大陸超過5千萬及一億人口的流行率,且罹患人口每年都在攀升,其中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一個慢性發炎且具破壞性自體免疫疾病,其影響人口為0.5-1%。

▲黃小姐原本發病時,連起床刷牙都僵硬無法操作,如今在蔡教授治療下得到緩解控制,雖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領有重大傷病卡,仍恢復九成活動力,控制良好。(圖/記者林明佑翻攝)

 ▲黃小姐原本發病時,連起床刷牙都僵硬無法操作,如今在蔡教授治療下得到緩解控制,雖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領有重大傷病卡,仍恢復九成活動力,控制良好。(圖/記者林明佑翻攝)

蔡嘉哲說,目前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可透過血清學檢查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子 (rheumatoid factor, RF)」及「抗環瓜氨酸抗體 (antibodies against 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gens, ACPA)」二種方法為主,但仍有至少30%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對於RF或ACPA是陰性。

蔡嘉哲指出,由於無法透過單一測試即可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因此醫師必須透過合併患者的症狀、關節檢查、X射線及血液檢查等診斷結果,而往往因為判斷分數無法達標而影響醫師開立健保藥物。因此開發具新穎性的生物標誌物,提升檢測敏感度及評估對於疾病治療的反應,以緩解症狀及進行下一步的治療。

蔡嘉哲說,許多研究報告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與牙周病具密切的關係,而牙周病主要的致病菌為牙齦卟啉單胞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此菌會產生許多毒力因子,像是牙齦素 (gingipains) 含有多段domain包括了RgpA (arginine gingipain)及Kpg (lysine gingipain)。

蔡嘉哲表示,因此,由他策劃的研發團隊計劃從牙周致病菌找出一段胜肽用來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以此新穎的血清檢查標的為核心,開發以ELISA方法學的診斷套組(Anti-BR1 IgG ELISA Kit)做為臨床診斷使用。

蔡嘉哲醫師研發團隊從研究牙周病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關係中找到一段關鍵的胜肽(BR1),可以用來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BR1精準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檢驗診斷套組可提升臨床上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之敏感度,蔡嘉哲進一步表示,期望未來此診斷套組能作為第三個被用來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之檢測方法,能夠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標,讓病人減緩疼痛,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