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明佑/彰化市報導〕傳統木雕保存者「人間國寶」施鎮洋藝師為了將一手絕活推廣傳承,於今(23)日在彰化縣立美術館辦理第三本傳統木雕實作書籍《鏤透迎春暖》新書發表,縣長王惠美與會祝賀。施鎮洋藝師分別於105年出版《游刃三毫米》、107年出版《花樣早浮現》及110年度出版《鏤透迎春暖》,分別介紹「陰刻技法」、「浮雕技法」、「透雕技法」,讓初學者能夠從書本了解木雕技藝進而入門鑑賞,作為學習或實做參考,由此推廣傳統木雕技藝。

施鎮洋新書《鏤透迎春暖》透雕技法 推廣傳統木雕技藝
施鎮洋新書《鏤透迎春暖》透雕技法 推廣傳統木雕技藝

王惠美表示,施鎮洋老師,於民國81年,在他46歲時就榮獲教育部薪傳獎,是全國最年輕的薪傳獎得主,民國98年,縣府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民國100年,受文化部登錄為人間國寶,除了長期認真培育青年朋友,傳授木雕工藝,也到許多學校擔任講師,施鎮洋老師每件木雕作品樣樣精采,希望把他的經驗透過書籍編著,使更多民眾看見木雕技藝,期許能將這三本書成為木雕藝術的教科書,讓更多願意從事木雕技藝的青年朋友透過他的書籍,繼續傳承木雕工藝。

施鎮洋新書《鏤透迎春暖》透雕技法 推廣傳統木雕技藝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副局長吳華宗表示,施鎮洋老師出身於大木世家,從小接受大木的薰陶,也奠定他後來木雕的這段歷程。施老師這一生非常精彩,也有很多驚奇,在25歲時就曾承攬傳統廟宇的大八仙桌的工程,這非常難能可貴;在46歲勇奪第8屆薪傳獎得主,薪傳獎有十屆,132人,到目前為止,還是最年輕的薪傳獎得主;在民國98年得到工藝界最高榮譽的國家工藝成就獎;在民國100年得到人家國寶,這是在文資界最高的榮譽。

施鎮洋新書《鏤透迎春暖》透雕技法 推廣傳統木雕技藝

吳華宗說,最感動的是,施老師一生幾乎把一半的精力放在傳承教育工作,這幾年更難把心力轉移到木雕的技法,不管對初學者或有興趣的人來講,都是一個很好的工具書。而他心裡也有一個夢,希望未來施老師的書能集結成冊,成為一個木雕技法的百科全書。

施鎮洋新書《鏤透迎春暖》透雕技法 推廣傳統木雕技藝

施鎮洋說,他已經出到了第三本工具書,內容是關於雕刻的技法,分別講述陰刻、浮雕、透雕,這三本書名是《游刃三毫米》、《花樣早浮現》、《鏤透迎春暖》,希望這三本書能讓雕刻的初學者做為參考,游刃三毫米,是以雕刻時不要超過三毫米的深度,以游刃有餘來聯想,二是花樣早浮現,早期的老師父打招呼時都會問,您現在在雕刻什麼?也就是鑿的意思,所以,以花樣早浮現為書名,三是鏤透迎春暖,就好比許多建築陽光不够時藉由鏤空的技法讓陽光可以進來,所以以鏤透迎春暖為名,出這三本書盼能對於木雕方面的技術能有所幫助,未來也將一本初衷,持續堅持努力下去。

彰化縣文化局表示,施鎮洋老師出生於工藝發展鼎盛的鹿港小鎮,自十餘歲起即隨父親施坤玉學習,在各大傳統廟宇中協助神龕、鑿井、大八仙桌、神轎等工程,於三十四歲起自立門戶,從圖稿設計、選材、雕鑿工具之運用,展現雕材渾然天成之紋理,重新賦予木雕作品新的生命力,也為臺灣留下眾多巧奪天工之雕作。

文化局指出,施鎮洋老師從事木藝工作已逾一甲子的時光,在一件件作品的積累之下,專精大、小木作、鑿花等技藝,並考量雕作放置之情境,融入文史背景及地方特色,以建構出獨樹一幟的作品風格。所出版的套書,內容含括陰刻、浮雕及透雕技法,由基礎介紹到試作範例,系統性的紀錄了完整的木雕工法,以達教育推廣及永續傳承之效。

文化局表示,本次出版之《鏤透迎春暖》一書分為五個章節,首先透過專文剖析透雕技藝,接著依序介紹本書的內容編排及使用方式、傳統工藝的類別、透雕技法之概說與運用、作品賞析及透雕技法示範操作,逐步的引導讀者認識木雕藝術、透雕技法,並鉅細靡遺的演示製作工序。

文化局強調,縣府長期以來致力於傳統木雕工藝之保存與維護,積極辦理文化資產審議事宜,使技藝精湛的藝師得以獲得登錄,並協助藝師申請文化部補助計畫,以書籍出版、影像、研習課程開設等方式,持續向大眾宣揚彰化工藝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