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明佑/大村鄉報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今(25)日舉辦年終曁研發成果記者會,特別精心挑選「鐵粉披衣稻種的濕式水稻直播技術」、「可濕性硫黃應用於採收期豌豆白粉病防治新策略」、「香菇廢木屑應用於草花栽培介質之技術」、「臺中場有機栽培園區取得有機農產品驗證」、「園藝療育軟實力遇見長輩農幸福」等5項成果亮點,展現過去一年豐沛研發能量,成果相當豐富,與各界分享。

臺中農改場展豐沛研發能量 硫黃應用豌豆白粉病防治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場長李紅曦表示,回顧過往一年臺場的成果相當豐富,計育成豌豆、蕎麥及石斛蘭共3個新品種、取得穗砧苗排列式夾持與斜切裝置等3項專利,辦理21項科技研發技術移轉供國內農產業運用,供應作物種原推廣至農民生產達26460公頃,提供免費服務農民土壤肥力分析與病蟲害診斷系統的服務案件共4517件。因此,臺中場榮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09年度優質農業研發成果管理單位獎及智財權保護運用獎3項,場內同仁並分獲不同農學、農業團體之表揚計10位。

臺中農改場展豐沛研發能量 硫黃應用豌豆白粉病防治

臺中農改場5大成果亮點之一的豌豆白粉病防治,因全臺豌豆栽培面積逾400公頃,最主要的產區是彰化縣,豌豆採由於每隔3-4天即需採收1次,如何避免農藥殘留、兼顧安全生產並確保品質,為生產及病蟲害防治的重要課題。助理研究員沈原民博士表示,臺中場基於硫黃正面表列可使用於有機農業病蟲害管理之物質,安全性高,因此選擇作為開發作物葉部病害管理技術的資材,並成功開發「改良式硫黃溶液」,應用在豌豆採收期之白粉病防治效果顯著。

臺中農改場展豐沛研發能量 硫黃應用豌豆白粉病防治

沈原民指出,每週施用硫黃溶液應用於豌豆病害管理,可顯著降低豌豆白粉病之發病率達50%以上,且能顧及安全與環境友善之作物生產,值得推廣於產業。而這項硫黃溶液配方等相關技術已於今(110)年公告,歡迎業者辦理技術轉移非專屬授權,推廣病害防治新策略。

臺中農改場展豐沛研發能量 硫黃應用豌豆白粉病防治

另外,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有機栽培園區取得有機農產品驗證,自去(109)年4月提出有機農產品驗證申請,經過和諧有機農業基金會的審核,於同年9月30日通過取得有機農產品驗證證書,成為中臺灣首個取得有機農產品驗證的政府試驗改良,臺中場之後並於110年1月11日首次取得有機農產品驗證標章。


李紅曦表示,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有機栽培園區取得驗證,對於推動有機農業發正面助益,期許該園區成為中臺灣有機農業發展的示範基地,提供有志從事作物有機栽培農友的觀摩場域,以打造更優質的農業生態環境。